目錄

第三節 沒有根,就沒有枝葉臺灣漫畫產業的現實

全力出版社總編輯/林依俐

首先要作的是認清現實

在臺灣,往往因為國人或多或少都有漫畫閱讀經驗,並且每年都眼見國際書展的漫畫館、漫畫博覽會、漫畫同人誌販售會裡總是擠成一片,而普遍有著「漫畫閱讀風氣興盛」的印象。

另一方面,鄰近的漫畫大國,也是臺灣翻譯進口漫畫主要來源國的日本,由於他們在漫畫產業上的非凡成就,以及與動畫、玩具等周邊產業共同產生的巨大經濟規模,也總讓臺灣人眼睛為之一亮,躍躍欲試。

這樣對內部的體感印象加上對外部成功實例的憧憬,使得不少人無來由地認為漫畫是個前景大好的產業,甚至相信「臺灣擁有數十年的漫畫出版經驗,理應沒有發展不起來的理由,沒有追不上日本的道理。」加上近年對於數位內容、文化創意產業投資的鼓吹風氣,使得政府在致力於數位內容產業發展之時,也總能見到「漫畫」名列推廣重點,舉辦高額獎金比賽「鼓勵創作」,提供金錢補助「發展產業」,積極想要「搶攻漫畫迷的荷包」。

然而,這其實是源自誤解的妄想,是完全忽視臺灣在漫畫出版的本質與經濟文化條件所產生的錯誤策略。

首先臺灣在漫畫上看似蓬勃的閱讀風氣,事實上並沒有反映在它的書籍出版市場規模,可見的消費是一直在減少的。而臺灣的所謂漫畫出版經驗,也僅止於進口加工與銷售,並沒有投資開發製作以及聯繫異業合作的能力,從生產到販售的產業鏈並不完全,導致臺灣漫畫出版一直以來,從內容到販售成績幾乎都是百分之百地受到日本國內出版狀況影響牽動,日本衰退就隨之衰退,可是日本興盛之時,卻因為操作心態的差異,不見得能夠收得同樣的興盛。

如果真的有心要致力發展漫畫產業,或是尋求能執行的有效策略,就不該倚賴印象或想像,而應確知該產業發展必須的核心價值,以及正視我們實際所具備的執行條件,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

臺灣漫畫出版的現況

n   市場規模10年內萎縮近半

根據文建會與台北市出版公會發表的調查資料《1999臺灣出版市場報告》裡的統計資料,1998年臺灣圖書市場規模約在500億至600億元左右,保守估計其中漫畫書佔有約10億至20億元,但以1996年推估30億至40億元的規模看來,到1998年雖說是衰退,也應該保持在20億至30億元為合理推估數字。

而從《2005年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的資料推估,2004年臺灣圖書市場規模萎縮至約306億元,依照歷年比例推估漫畫市場規模,則可得到約落在20億元前後,或是20億元以下的數字。《2007年圖書出版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調查》,則統計2006年臺灣圖書市場規模更萎縮至250億元,可想見其中漫畫市場規模也應跟著縮得更小。

在看新書出版種數,《2003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的統計數據,2002年漫畫的新書出版種數為3,220種,而《2005年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裡的對於新書種數中的翻譯書種數統計,可推估2004年在臺灣所出版漫畫新書種數約為3,0004,000 。又由於漫畫書往往沒有申請CIP(出版品預行編目),所以從國家圖書館國際標準書號中心的未申請CIP漫畫新書種數統計資料,20053,177種、20063,002種、20072,887種來推算,可得知臺灣的漫畫新書出版種數在2002年以後,雖有微幅起伏但一直保持著每年約3,000種新書的出版量。

附帶一提,這裡的數字並未包含漫畫同人誌等自費出版的經濟活動規模,但藉由同人誌販售活動與寄售、郵購為主個人自費出版在2005年之後,可見到其日漸蓬勃的趨勢,是值得注意的。只是目前就簡單概算,其經濟規模至多也應約落在1,000萬至2,000萬元左右(新書種數約1,000種),或許現今尚可忽略不計。

雖然《2007年博客來出版報告》之中提出,20052007年漫畫品項在博客來網路書店的銷售量成長近一倍﹝93%﹞,單品平均銷售本數成長 60%等數據,以此認為後勢看好。但分析綜合這些數據,加上2002年後實體書店,尤其是漫畫專賣店陸續倒閉關門,導致消費者購買變得困難的事實,反映出的僅是漫畫購買族群消費習慣脫離實體書店,改由網路下訂、便利商店取貨的模式,並不代表市場前景或閱讀趨勢。

n   本質是進口加工零售業

在臺灣,市場上的漫畫出版物有90%是仰賴從日本代理進口翻譯,臺灣人自製的作品,包含漫畫教學等相關書籍在內,僅有79%。由於貨源都來自日本,自製比率過低,使得市場衰退與成長並無法由自己控制,只能嚴重受到日本國內漫畫出版盛衰影響。

另外由於長年以來仰賴進口,隨著情報傳播國際化,消費者也習慣以日本市場的流行為流行,使得臺灣市場無論是在供給面還是需求面,都完全被日本國內市場的趨勢牽著走,從《2007年博客來出版報告》中特別提到,如《交響情人夢》、《花樣少年少女》、《NANA》等作品,都是在改編電視劇與電影引進臺灣之後,才於博客來熱銷也可見一斑。在如此消費傾向之下,臺灣業者在出版漫畫的行為上,多是極為被動,極易受到日本方面的出版傾向與策略所影響的。縱使能夠對於日本的流行趨勢保持敏感度,具備精準順應日本流行進行選書乃至販售促銷活動的能力,卻欠缺自行規劃執行以漫畫為中心的企畫來創造流行的實力。

因此為了解讀接下來的趨勢,我們有需要對照日本方面的數字。1995年以前,日本的國內漫畫出版市場規模(漫畫單行本與漫畫雜誌的販售金額合計)推估有將近6,000億日圓,其中漫畫雜誌約佔3,500億日圓,漫畫單行本約為2,500億日圓。然而根據日本的全國出版協會出版科學研究所統計,在1996年的推估日本國內漫畫出版市場規模為5,847億日圓,2006年日本國內漫畫出版市場規模則為4,810億日圓,首次跌破5,000億日圓。從數字可見,日本國內漫畫出版市場規模在近10年內也是趨向萎縮,整體衰退幅度約兩成。

到了2008年,日本在漫畫單行本與漫畫雜誌合計的市場規模又下降至4,483億日圓,其中漫畫單行本為2,372億日圓、漫畫雜誌為2,111億日圓,合計比起2007年約減少4.6%,創下史上少見的下降幅度。2009年則由於漫畫雜誌販售的衰退,預期市場的萎縮將更加慘重。所以如果臺灣業者沒有辦法在翻譯、印刷等加工技術或流通銷售方式上盡快有所突破,這些負面結果,可能也將加成反映在臺灣2009年到2010年,甚至是2011年以後的銷售數字之中。

n   不存在於市場運作機制裡的自製漫畫

或許有人以為臺灣創意人才濟濟,只要以輔助金或免費教育方式獎勵生產,推廣創作風氣,提高自製率便能夠解決仰賴進口造成的問題,並且讓臺灣也能像日本般坐擁豐富創意內容財產——可惜這樣的想法其實並不切實際,僅僅是讓有心團體或個人用以瓜分消耗政府稅收的空氣大餅。

若是將臺灣漫畫市場規模設定在15億至20億元,參考《2007年博客來出版報告》中的架上漫畫品目數約2萬種的數據,考量平均初版發行量,便能單純推估出在臺灣出版漫畫時,業者僅能預期每本書帶來平均10萬至20萬元左右的銷售額。由此再去推得的製作成本預算,自然是更會小於這個數字許多。

就個人操作經驗,生產一本180頁的單行本漫畫,先不計印刷編輯通路成本,只單純計算交由漫畫作者一人繪製,在同時確實把關使其維持一定品質的條件之下,每月約生產3040頁應為合理進度。那麼完成一本單行本漫畫的合理時間,便是5 7個人月,就算依最低薪資來計算,合理報酬也應為10萬至15萬元,但就一個預期銷售額只有10萬至20萬元的低價商品而言,這樣的製作成本實在太高,製作期間也太長。如果漫畫作者是個新人,還要加上宣傳成本,更是毫無經濟效益。

相較之下,引進已被日本市場以雜誌連載、單行本出版發行等方式接受日本消費者挑選磨練後的商品,一本漫畫的內容授權費用平均為10萬至15萬日圓(折合台幣為3萬至5萬元),漫畫翻譯費一本也不過2,0003,000元,拿到日本寄來的樣書後,最快可能一個月以內就可以出書,合乎現實效益許多。又因為臺灣消費者對於漫畫的消費傾向,多是將漫畫作為電視劇或電影的周邊商品延伸閱讀之故,引進翻譯日本作品除了風險與成本皆小,好運氣遇上原作在日本改編電視電影大受歡迎,讓代理中文版發生印書宛如印鈔票現象的機率,也遠遠比起經營自製商品大得多。順應這樣的市場運作機制,販售書架會被日本翻譯漫畫佔據是很自然的,或是說不得不然。

1996年以前,整體漫畫市場蓬勃,尚可將自製生產納入視野,藉由雜誌或熱銷翻譯商品帶來的效應進行投資,但現今的市場狀況,根本無法預測投資自製商品是否會產生利潤,業者為了正常經營,往往不能以定期發行雜誌等方式充分支援自製商品的持續生產,頂多行有餘力時偶一為之,無法確立具體而恆常的獲利模式。於是,臺灣自製商品也漸漸地被排擠至市場運作機制之外,難以透過消費者挑選磨練形成脈絡,也就難以具備文化競爭力。近年新聞局雖積極針對相關業者與漫畫作者發給出版補助款的政策,但也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狀況還在持續惡化。

考量全球化市場的現勢

n   漫畫大國日本的困境

不過這種因為需求萎縮,壓迫生產成本,進而動搖市場運作機制的問題,近年也同樣在日本漫畫市場發生。

1960年代,隨著日人生活水準的提高,帶動少年漫畫週刊的陸續創刊與持續隆盛,奠定了日本漫畫產業「在每週或每月定期發行的漫畫雜誌上連載來進行大量生產、測試與挑選,再將其中反應良好的精銳作品,結集成單行本商品販售」的獲利模式。這也是為何歷年日本的漫畫市場規模推估數據,總是會一再分為「漫畫雜誌」與「漫畫單行本」的緣故——從「漫畫雜誌」的數字可以看到可能投入在漫畫生產上的資本趨勢,而在「漫畫單行本」可以看到漫畫出版的獲利趨勢。

可是在今天,不但日本漫畫市場整體規模從1995年以前的號稱6,000億日圓,跌落到2008年僅剩4,483億日圓,原本是遠大於漫畫單行本銷售額近1,000億日圓的漫畫雜誌銷售額,也在2005年開始小於漫畫單行本銷售額,到2008年兩者之間甚至產生了約200億日圓的差距。

漫畫雜誌本身的市場萎縮至小於漫畫單行本,象徵著以漫畫雜誌連載的方式,將不再能支撐漫畫單行本所需的生產量。使得日本業界也開始發生了「與其支付漫畫家稿費在雜誌上連載,不如拿過去經典作品直接出精裝本或平裝版划算」、「出版社接受作者提案,提供由作者自行負擔成本的自費出版服務」等現象。這使得2005年以後漫畫雜誌陸續停刊,但是漫畫新書種數卻仍然從10,738種增加到200812,048種,數量不減反增,可是由於漫畫單行本銷售額同樣也是在下滑,能夠運用的製作成本相對也是越來越少,漫畫家與出版社之間因為金錢或內容使用權的爭執與對立,出版社的惡性倒閉等問題,也都在2005年後逐漸陸續浮現檯面。

不過以上所述的日本目前狀況,對於如果有在觀察臺灣漫畫市場變遷的人而言,或許會有些即視感。1996年以後臺灣漫畫市場的迅速萎縮,1998年至2002年間各家業者紛紛因為營業額的急速衰退,為縮減經營成本(失血)將漫畫雜誌停刊、終止或意圖改變與漫畫作者的合作模式,甚至出現惡性拖欠稿費、未經授權便擅自出版等犯罪行為。只是目前日本是「拿過去經典作品直接出」,而當時臺灣的選擇是「拿日本的作品翻譯直接出」;現在日本漫畫家與出版社之間的糾紛動輒告上法院,而當時臺灣漫畫家與出版社之間的糾紛,則常完結於漫畫家自立門戶開出版社——這樣看來,這場日本漫畫出版史上首見的大衰退,其實臺灣竟然在10年前已經早就經歷過。

n   核心本不同

在這場日本漫畫出版史,同時也是日本出版史上首見的大衰退之中,日本業者目前是將希望託付給網路——藉由手機與電腦平台進行新的展開,儘快找出承繼過去「雜誌單行本」的生產獲利模式。但是由於手機、電腦乃至各式電子書平台皆有其與紙本相異的閱讀感,想要將可說是為了紙本閱讀而開發出來的「漫畫」這個表現手法完全無痛轉移,目前看起來是有相當困難的。縱使如此,仍有不少日本業者在此塊新天地謹慎投資,積極嘗試,希望能在衰退更為擴大之前,早一刻扭轉局面。

回頭看臺灣的漫畫產業。該說是幸還是不幸,在10年前遇上大衰退,各家業者對於拆解「漫畫雜誌」這個有效的自製生產平台,是毫不遲疑的,而對於開拓新的生產平台,則是不甚積極——因為就算是不去開發投資新的自製生產獲利模式,也可透過來自日本的代理進口,有源源不絕的貨源,照樣每個月都有數十本書可以出版。但原本以為永遠是高品質低風險日本漫畫,現在因為國內市場縮小帶來的內憂,網上到處都是可免費看的非法翻譯版本帶來的外患,才發現翻譯出版日本漫畫風險也小不到哪裡去,終於開始著急,投向看似有賺頭,成本似乎也低廉許多的輕小說翻譯出版,試圖再賭一把。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從兩國的漫畫出版史來相對照,日本的漫畫產業是原生且有延續的,「漫畫」對於日本業者來說,是將日本生活文化的加以演繹包裝,當作商品販售獲取利潤。於是他們會因為眼見「漫畫雜誌」這個生產平台即將崩解,感受到這簡直是動搖日本漫畫產業根本,覺得必須懷抱著莫大危機意識去面對的大事件。但臺灣的漫畫產業緣起於盜版翻印國外書籍,「漫畫」對於臺灣業者來說,是為了維持生活而製造的生財道具,如果道具不能有效率地賺到錢,隨時可以轉移捨棄以保生活。所以在遭遇產業危機時,往往直接選擇轉向。

面臨排山倒海而來的漫畫出版危機,日本漫畫產業還有過去五十年來累積的經典作品、生產技術與人才網絡可以暫時抵抗,爭取時間訂立對策。那麼,其實早就身陷危機10年以上的臺灣漫畫產業有些什麼?能作些什麼?

至少我們要明白,日本有的,我們沒有。10年以來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在此時才急急忙忙說要來提高自製率,用臺灣創意征服全世界什麼的,只是痴人說夢,做得出來也是螳臂擋車。臺灣對於自製的內需市場萎縮到沒有商業價值,身後的中國市場需求又已經崛起,整個經濟與文化的流向,早就不站在我們這邊。

n   僅剩的發展選項

但要說是什麼也沒有,倒也過於悲觀。放棄非得從臺灣消費、臺灣製造的思考方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切入的話,我們可以發現臺灣漫畫產業所擁有的,這群能夠極有效率又有系統大量翻譯引介日本漫畫到中文市場的業者數量與質量,可能是世界第一。而全世界在日本人以外,以國家單位對於日式漫畫最為瞭解的,可能也是臺灣人。

於是我們能看到兩個選項成為日本的仲介者,或是中國的供給者。

目前處在困境之中的日本,是很需要伙伴與援助的。運用網路重新建構一個新的,甚至應該是跨國,尤其是能深入中國的獲利模式,對於現在的日本出版產業而言是非常緊迫的課題,但長期以來幾乎是鎖國運作的日本出版產業體系,使得他們至今總是事倍功半,在面對中國之時,更是只能望國境興嘆。如果臺灣業者放棄生產,善加利用數十年來與日本業者合作代理翻譯出版的經驗與所累積的信賴,加上對中國時,在地利與文化上的優勢,介入日本與中國之間,居中仲介日本在中國的出版,不失為一條可以開拓的商機。

而在中國年輕族群對於日式漫畫感到興趣,並且尚有不少人認為臺灣在此方面的造詣較中國為高的現在,確實積極深入中國出版界去理解其需求,再由臺灣人供給商品,藉由中國的市場規模來重新換取自製空間,也未嘗不是一個具有商業魅力的選擇。然而這也意味著我們必須面對中國消費者,考量中國消費者的意向,設計符合中國需要的生產獲利模式來製作商品,臺灣消費者將非第一考量,自製的商品與獲利模式,嚴密地說將會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份累積,可能難以落實於臺灣。不過這也並非只有臺灣會在這項選擇裡面對如此的問題,日本若無法善加處理目前的困境,將來日本出版產業也遲早將同樣遭遇這樣的矛盾。

如果你既不想協助日本,也不想繁榮中國,其實在臺灣國內也仍有活路。像是四格漫畫、教學漫畫、圖文書漫畫都有其需求,也都具備相當的市場。只是其類型與發展的可能性都極為有限,如果無法下定決心把對於日本漫畫產業多元內容與多樣展開的憧憬放下,縱使投入其中,恐怕心不甘情不願,也難能有什麼成果就是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