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99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第十章 專題探討

第四節 臺灣漫畫人才培育分析與建議

尖端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黃鎮隆 口述 / 陳家翊 整理

一、漫畫產業發展歷程及面對的問題   

  從1992年臺灣著作權修訂確立後,臺灣漫畫出版社杜絕盜版行為,並與日本簽訂授權雜誌、書籍的出版發行合約,同時日本出版社為了避免受到冠以「文化入侵」的輿論壓力,而要求於授權雜誌中必須同時刊載一定比例的臺灣原創漫畫作品。因此在1993年到1998年之間,可以說是臺灣原創漫畫蓬勃崛起的興盛期,當時各種類型的漫畫雜誌刊物,舉凡兒童、青年、少年、少女等類別,加總起來約達30本左右,當時以漫畫家為職業的作者可以發表創作的紙本平台顯得十分充足,收入也相對穩定。而出版社也看見漫畫所帶來的龐大市場,一方面學習日本的編輯技術與吸收日本的經驗,同時也舉辦各種漫畫新秀的選拔活動,也培養出一些本土的創作者及漫畫的閱讀人口;但是不可諱言的,日本大量且成熟的優良作品,在臺灣開放自由的土地上,仍然佔有大多數的市場,臺灣本土的優質作品仍然相對少數,一般讀者仍會以日本動、漫畫產品為優先選擇的消費導向,就連創作族群也受到日本影響,在作品風格、表現方式上多以日本作品為學習對象,甚至衍生了跟日本相同的二次創作的同人誌產物。

   這樣的發展模式,到了1998年的時候,統計當時市面上每100本漫畫單行本中,卻只有不到6本是臺灣人畫的,且根據1999年的調查資料顯示,當時臺灣原創漫畫的佔比僅為4.1%。而從2000年開始,興起了電玩遊戲熱潮,消費族群有了漫畫之外的休閒選項,加上租書店連鎖體系出現,讓讀者有了可以租書並不一定要購書的消費心理;再則是網路化的來臨,逐漸改變了大眾的閱讀習慣,夾帶網路線上遊戲產業的發展、刺激感官的聲光效果,漫畫已非娛樂的唯一或主要選項,加上近來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豐富內容、平板電腦的快速發展,大量免費內容取得的便利性,不斷分食著消費者的荷包與時間。上述種種因素皆逐漸影響著出版社營運的市場規模,其中以網路化最為明顯,由於新世代的年輕族群已逐步習慣網路閱讀、購物、娛樂…等模式,使得紙本書籍的需求較過去減少,導致原本國內漫畫創作者寄予實現成為漫畫家夢想的漫畫刊物平台,也不得不面臨停刊或拉長出版週期的命運;而當時專為國人漫畫家刊載所出版的兩本刊物亦於1998年停刊,直至2003年由政府補助後才再次復刊,至今也因為政府補助狀況不穩定,造成出版週期拉長之窘境,也間接影響到在該刊物連載之國內漫畫家收益銳減,顯見本土漫畫在臺灣市場生存的稀少性和困難性。而以出版社的立場而言,培養本土原創漫畫家是需要一段長時間經營的,所投注的人力、財力成本並不低,所以必須持續代理發行所需成本相對較低的日本或是其他國外的作品來維持營運,方才有餘力再將資源投資於培植本土作者及作品。相形之下,也造成出版社投資本土漫畫創作的資源慢慢減縮,雖然期間出版社也曾多方嘗試異業結合,試圖營造雙贏互利的共享市場,但效果仍未見顯著。因此許多的漫畫創作者因為產業環境的變化,無法有穩定的收入,便轉而投入其他與創作相關的產業或其他領域尋求出路,甚至前進大陸,另謀發展的空間。

   而綜觀漫畫產業的潛在問題,首先就是漫畫創作者缺乏專業的協助。在臺灣,會畫畫的人很多,但懂得畫出受到市場歡迎的作品卻相對很少。這個問題的基本面在於,畫畫的人僅憑自己的熱情與自己的想法去進行創作,但往往與市場脫節。在臺灣年輕一代對漫畫的興趣依然濃厚,從各地多次舉辦漫畫教學或社區大學漫畫課程都可見熱忱新秀積極學習的場面,以作為業餘玩票性質來看,這些新秀都有些基礎,但要成為可以賴以維生的職業漫畫家的人數依然很少。漸漸的這些創作者他不再以成為漫畫家為目標,有的可能會將畫畫當成興趣發展,有的則是轉行作插畫工作。

   其次就是缺乏適當的作品推廣行銷方式,很多畫界新秀,都喜歡在各個網路空間中發表自己的創作,這些創作內容在發表後,卻往往因為沒有有效的推廣方式無疾而終。

   發表作品,從基礎面來看,是需要讀者自行去搜尋,去發現內容,它才有被討論的機會。對於新生的畫家而言,要如何累積人氣,讓更多人看到作品即是目前一大困境,因為就算是發表了作品,沒有強有力的推廣機制,透過讀者們去互相交流與分享,如此一來,作品也僅只是被掛在網路空間中,沒有任何被發掘的機會,那麼它永遠只是在創作者的朋友之中流傳。

   接著談到培養原創漫畫的成本高於引進國外的作品這點,若純以功利的角度來看,現在在臺灣要培植本土漫畫家所得到的收益,若銷售成績不理想的話,往往風險比日本翻譯漫畫來得高。

   理由即在於新生漫畫家的培養往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成本與編輯成本。然而一般而言,新生漫畫家的作品在短期內大賣是不太容易的,它需要一段養成的過程。而由於漫畫書的娛樂性太強,消費族群又是以青少年學生讀者為主,所以漫畫書的售價約為一般頁數相近的文字書的六成,無法藉由提高價格來增加收益。

   反倒是作日本翻譯漫畫,成本不但沒有培養新生漫畫家來的高,而且這些日本翻譯漫畫在臺灣也已擁有了既定市場,故對出版社而言,要成功導入新生本土漫畫家的作品委實是個挑戰。久而久之,這成為了產業的惡性循環。這也說明了為何長期以來日本漫畫在臺灣自由出版競爭的環境下佔據了大多數的市場,造成市場結構分配不均

   臺灣漫畫產業目前百分之九十的發行內容是依賴「日本翻譯漫畫」,此種現象便是凸顯了臺灣漫畫產業目前所遇到的最大問題:相較於本土文字創作內容,本土漫畫作品明顯嚴重匱乏。

   這樣的市場結構確實的反映出:臺灣漫畫產業所出版的漫畫內容呈現著一種國內外作品產出比例不均的現象。依賴翻譯漫畫的結果,就是臺灣從事漫畫創作者逐漸減少。因此該如何突破這樣的問題,確切的改善市場結構比例,實為目前臺灣漫畫產業的一大有待努力之處。

二、尖端出版的突破思維

   在瞭解了目前臺灣漫畫產業問題的基本面後,反觀尖端出版雖然自1992年開始即投入青少年流行性文化的經營,也相繼出版發行了動畫資訊誌「神奇地帶」及原創漫畫「神氣少年」月刊、「TEMPO」青年漫畫月刊,辛苦經營了數年後,也面臨休刊的命運;但在失敗中所學習到的各項經驗確實對尖端出版思考未來發展的規劃有了莫大的助益。

擷取日本優秀作品及養分,培養原創作品

  經歷這樣的挫敗,無論是在漫畫編輯的製作經驗,或是對漫畫商品在市場面的分類及定位都讓尖端有了更深一層的學習,同時也了解到培養專業的編輯人才、臺灣原創作者及作品的重要性。到了2003年,尖端決定代理日本少女漫畫月刊「夢夢」、並陸續培養國內少女漫畫家在雜誌上連載,整本雜誌內容的佔比,日本授權的作品約佔60%,而國人原創作品則約佔40%,一方面也是運用受到市場歡迎的日本作品來帶動雜誌知名度及買氣,進而帶動國人作品的能見度,逐步建立支持族群,堅信只要是良好的優質作品,就能受到市場肯定。到了2007年更再創刊少女漫畫月刊「甜芯」,讓更多的國內少女漫畫家有了實現夢想的平台。此兩本刊物由於市場定位清楚,都成功的建構了市場族群,產生集中效應。而尖端出版從行銷推廣的層面來思考,2009年更結合2本月刊的原創作者、作品等資源,舉辦「夢Honey嘉年華」活動,其目的在於深耕市場族群,並提升國人漫畫創作的能見度及漫畫產業發展的優質形像,成功的吸引了數千名粉絲,也讓漫畫家感受到漫迷的熱情、帶來更大的創作動力。發展至今,除了作品本身,加上有效的行銷推廣活動,也已經有優秀的少女原創作品在雜誌刊載時的受歡迎度排名超越了日本授權作品,甚至在單行本銷售成績上也與日本作品不相上下。

【拓展多元化的原創發表平台】

  當然在兩本少女漫畫月刊平台趨於穩定的狀況下,出版社能提供漫畫家穩定的創作環境及安全感,也自然能提升作品的品質。但是漫畫市場作品類別眾多,如果要拓展少女漫畫以外的作品類型,便必須思考是否有可以容納各種作品的發表平台了。

   而尖端出版在少女漫畫市場經營出一些成績之後,為了要拓展更多類型的臺灣原創作品,培養更多元的編輯及漫畫人才。因此在2010年2月開設了「Comic Star漫畫之星」網站數位平台,提供有志成為漫畫明日之星的學員一個訓練養成的平台;同時透過社群網站的經營,也提供漫畫家與讀者互動的空間,貼近市場需求的情報,以及畫家與畫家間的共同交流學習。「Comic Star漫畫之星」網站裡,沒有類別的限制,沒有週期的壓力,創作者可以將品質做到最佳狀態,直接在此平台與讀者群分享作品及互動,另一方面也等同在累積作者的人氣,藉由平台的交流,創作者不但可以推廣自己的創作,還可以在出版社的專業培訓下,成為合作發表作品的漫畫家,一圓成為漫畫家的夢想。

   而自開站以來,經過有效的行銷推廣,徵稿競賽、培訓課程、校園巡講,逐漸吸引創作者進駐本站,累積了一年半的努力經營,「Comic Star漫畫之星」網站已經擁有超過15000名會員,線上原創作品破數百篇,總瀏覽率累計超過一百萬次以上。並於2011年漫畫博覽會將兩部線上漫畫連載作品「鯊魚酷客」、「超獸魂」集結發行第一集單行本,並受到讀者大力支持及迴響。

   因此,如何善用網路的特性改變紙本出版高成本障礙,成了可以突破的營運方式。

【養成具有競爭力的漫畫編輯】

   既然有了寬廣的發表平台,接下來的課題便是如何產出豐富而具備市場競爭力的臺灣原創作品,以出版社的培育經驗來說,指導輔助漫畫作者的專業責任編輯是重要的環節,而一位優質的漫畫編輯必須具備隨時都能湧現的創意力,能給作者新的刺激及想法,提升作品的可看性;再則是編劇及說故事的能力,以市場及讀者的角度檢視故事節奏及吸引度,持續提升作品可讀性;另外,清晰的市場概念及敏銳度也是基本功,協助作者對作品定位及行銷企劃的規劃皆需要有對市場一定的了解程度及觀察力,而且是最開始也最重要的一環;最後則是專業的技術力及耐力,從作畫技巧、分鏡編排、完稿效果…等的基礎知識是一定要的,目的是讓作者的作畫及表現能力持續精進,讓讀者的閱讀品質也隨之提升。而因為漫畫創作者千奇百怪,編輯要如何能夠因材施教,收放自如,確實需要過人的耐力、執行力及高度的EQ。

【培養觀念、作品雙優質的漫畫作者】

   再來著重的要點便是要如何才能成為一位優質的漫畫作者呢?首先,正確的敬業態度是一定要具備的,一旦成為漫畫家,對出版社、讀者、自己,就都有了責任,可不能輕易放棄或草率行事。再則,既然身為創作者,當然本身對創作的構思就要有所想法,雖然有些作者圖稿畫得很好,但是卻不擅長編劇,當然出版社也會針對這樣的作家尋求搭配的編劇人才,甚至是像改編電視偶像劇製作成漫畫作品的跨業界合作,以尖端出版為例,2011年便合作了「醉後決定愛上你」、「美樂加油」、「陽光天使」等三部偶像劇改編漫畫的案例,其中除了雜誌刊載的模式外,也嘗試了在「Comic Star漫畫之星」網站線上每月刊載的作法,瀏覽次數目前已經突破12萬次。

【出版社與漫畫家緊密的合作關係】

  另外,當出版社透過各種平台甄選活動找到了優質的漫畫作者之後,即投入資源培養漫畫家的各項創作實力,並將作品透過平台的刊載到出版發行紙本或數位呈現,接受市場的實際考驗。過程中仍會簽訂各項合作契約保障彼此權利及義務,然而以出版社及漫畫家雙方的立場來看,究竟彼此應該抱持甚麼樣的觀念及態度來合作呢?

   以出版社來說,扮演著有如經紀人、整合行銷公司的角色,有義務全力創造作者及作品的週邊效益,延伸其能見度及影響力,例如像是與其他產業的異業合作模式,將作者及作品推展到漫畫族群以外的市場;另外,更進一步積極參與國際展覽事務,盡力將版權授權給其他國家出版發行,拓展臺灣原創作品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當然,另一方面也必須保障漫畫作者的著作權益,並善用各種資源,對其生活、生計部分盡照料之責,以利其專心創作。相對的,漫畫家也必須盡力配合出版社的各項宣傳推廣活動,信任出版社在作品品質的管理及行銷規劃,形成良性的優質互動,共創雙贏的局面。

【強化行銷企畫活動的推展】

  出版社除了經營優秀的作品之外,更必須突破以往的思維,在各種行銷企劃及活動上多加施力,除了妥善運用國內目前的大型動、漫畫展覽活動,如台北國際書展、漫畫博覽會...等之外,也必須結合各種不同類型的通路舉辦活動,如博客來、誠品網路書店…等,更可以針對作品族群特性規畫不同的推廣企畫,重點不僅是著眼於建立出版社品牌形象,更是拓展旗下漫畫家及作品的能見度,強化支持族群的忠誠度。

   像是尖端出版針對少女漫畫族群所舉辦的「夢Honey嘉年華」,便是讓漫畫迷們能近距離與漫畫家同樂互動的活動,藉此凝聚《夢夢》、《甜芯》少女漫畫月刊讀者粉絲的向心力,並提升國人漫畫創作的識別度、能見度及優質形像。希望能進一步建立國人對原創漫畫產業的優質印象,強化對產業發展的信心,吸引臺灣本土新生代創作者更積極投入創作。

三、面對未來政府可以做哪些事

   上述就漫畫產業發展歷程、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尖端出版在經營方式有所突破的經驗、實績上跟大家略作分享,也希望能有所助益。
而面對未來,究竟臺灣的動漫產業該如何提升?專業人才該如何養成?除了業者需積極投入外,對政府相關主管單位有一些建議如下。

【強化政府對漫畫出版產業的推力】

   首先,終究整體原創漫畫產業的發展及專業人才的培育,還是必須仰賴各大出版社的決心及投入,方能形成良性的產業鏈結。所以在這個部分會建議政府相關單位能成為鼓勵產業積極發展的強力後盾,意見如下:(1)民間各出版社業者提出或執行優質的產業活動或推廣方案,也可適當地補助獎勵,讓出版社能有更多的信心及動力。(2)舉凡戲劇、音樂、電影、電視、動畫…等,只要是改編自原創漫畫的媒體類型,政府也都能編列補助,刺激跨產業、多媒體的合作方式,活絡漫畫產業與異業合作的結構。(3)由於經營漫畫原創作品、作家的資金及時間成本偏高,也希望政府對漫畫產業在稅務上能建置較為實質面的稅務優惠政策,減少出版業者在稅務上的負擔,增加對產業投入、持續深耕的意願。(4) 近年來大陸國家對動漫產業大力扶植,相對的市場規模的養成也十分驚人。因此,對臺灣漫畫產業的業者來說,同為華文漫畫市場,有其前進經營的必要性,也是讓本土原創作品延伸擴大市場規模的絕佳途徑。但因為大陸國家對出版市場有許多的條件限制,在臺灣漫畫產業的推進上形成許多阻礙,因此希望藉由政府透過兩岸協商及政策的推動,甚至不排除與大陸合作出版的可能性,建立合適讓臺灣漫畫產業在對岸順利發展的模式

【漫畫教育體系的建立】

  從亞洲各國的動漫發展來看,日本、韓國的漫畫教育傳承早已有相關的動漫畫專門學院之建立,韓國更於1999年2月政府頒佈施行「文化產業發展基本法」,正式把漫畫列入文化產業範疇,為從資金、人才和技術等方面扶植漫畫產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因此,會建議政府單位能考量,意見如下:(1)設立動漫畫專門學院、有助於各方面漫畫專業人才之快速養成訓練,除了聘請國內產業的專門講師外,也可引進國外優秀的師資,讓學習更具有國際觀。(2)與目前的國內學校教育結合及配套方案,例如漫畫、動畫、編輯等科系之設立,並設立與產業之建教合作,鼓勵優秀學子的獎學金,讓人才從教育面著手,進而與產業連結,不但能及早培訓專業人才,並且能提升產業的形象。

【打造國際化的動漫城市】

   再者,如何與國際接軌,提升產業能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課題,雖然政府長期以來也舉辦了不少跟推廣原創相關的活動及獎項,例如2010年開辦的「金漫獎」,就是頗受創作者及產業重視的活動之一。但是就目前政府投注在漫畫文化提升的資源來看,力道可以更加強勁。在此提供以下構想:(1)在各城市之公共開放空間,如-捷運站、公園綠地…等,能以動漫畫之形象,舉凡畫作、雕塑…等來陳設、設計,呈現整體的視覺,讓動漫畫文化逐漸融入民眾的生活之中,提升漫畫文化的藝術價值。(2)設立國家級的漫畫博物館,甚至可以設置漫畫名人堂,詳細記載臺灣原創作者的創作歷程。除了讓國內漫畫文化能有所傳承,也能吸引國際交流目光,將漫畫文化提升至藝術的殿堂。(3)舉辦國際型的漫畫大獎,並主動邀約亞洲、歐美各國相關的動漫產業交流,吸引其參與及關注,同時亦可搭配舉辦國際動漫畫論壇活動,並詳細規劃舉辦此國際活動的城市樣貌,整體營造動漫城市的氛圍。舉例來說,像是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或類似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杭州的國際動漫節,便是以整個城鎮為規劃,吸引國際目光的最佳實例。

   以上,僅提供些許衷心的建議。總體來看,整體國內的動漫風氣近年來仍有所提升,國內原創的小說、電影、偶像戲劇…等的積極發展也引起市場的大力支持及關注,原創環境持續加溫;但是培養動漫產業的人才不能只依賴民間業者自行養成,整體發展仍需要國家對漫畫產業大力的扶持,也需要政府更積極的輔助業者參加國際漫畫相關的展覽活動,將臺灣的原創動漫作品推薦給國際,提升能見度。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