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信箱 行政院新聞局
編輯例言
目錄
使用說明
版權說明
 
專 題
論 述

量報一枝獨秀,
質報其實才是制衡
力量?

 

 

蘇 蘅
政治大學新聞系/主任

 臺灣報紙的現況
   在2003年《蘋果日報》還沒有進入臺灣市場以前,臺灣把所謂的「小報」視為「另類」報紙。小報只是服務普羅大眾的媒體,而且是那些需要新鮮刺激故事的讀者,更以消費生活新聞為導向。曾幾何時,採用圖像化的編排手法,以多張照片的組合與詳盡的示意圖,以及斗大煽動的標題作為訴求的「小報化」(Tabloidization)編排邏輯的報紙,在臺灣創下驚人的銷售量。
   展視臺灣整體報紙的廣告量,從2004年的180億元,下降至2005年的155億元,甚至到2006年的147億元,2007年為136億元。但是過去一年,《蘋果日報》廣告獲利持續成長,讀者以20至39歲為主(55.8%),其中20至29歲占了近三分之一(32.5%);反觀,其他3家報紙則以20至49歲為主。
   報紙面臨下滑的閱報率,創造了另一接觸讀者的管道,即透過大都會的主要交通網(例如:捷運站或者是臺北都會區內其他人潮匯集之處),《聯合報》和《蘋果日報》率先主動出擊,吸引網路時代的年輕讀者,作法之一是發展配送導向(Distribution-oriented)的小型報,期望增加與年輕讀者群接觸的管道與時機,近期最明顯的做法就是《Upaper》和《爽報》的出現。
   《Upaper》由「聯合報系」所辦,《爽報》背後是「壹蘋果集團」,雖然是「免費報」,但是其排版設計與內容則充分反映出母報的特色。《Upaper》是活潑和生活化,《爽報》則以社會新聞和煽動感性議題為主。
   這兩份報紙有些報導可與母集團報互通,進而達到「維持品質但降低成本」的目的。免費報透過各種生活機能強的交通網絡提高與讀者的「接觸率」,同時也提高傳播力量與廣告實力,進而透過多元行銷手法和鎖定特定讀者群廣告,達到提升廣告收益,回饋母集團。

 質報的生存空間
   相較之下,擅長處理硬性新聞,追求公正客觀的新聞價值,以公共服務為目的選擇新聞,以嚴肅新聞為主的質報到底有無存活空間呢?
   被認為全世界品質最好的質報是《紐約時報》。《紐約時報》銷售量目前為100萬份左右,但因為鎖定高所得讀者發行,且訂戶維持小升局面,所以仍能成為質報中口碑最好的報紙。《紐約時報》以政治新聞和國際新聞為主打,財經新聞更是鎖定高所得高消費的市場,成為其他報紙無法取代的利基。
   《紐約時報》除了維持高品質新聞外,長期以來更把事業投注入平面和網路整合平臺,並且更靈活地運用網路特性,如每天和讀者見面的電子報,每2、3天蒐集線上統計資料,做成電子郵件主動寄給網路讀者。
   《紐約時報》發現,意見專欄、財經新聞和國內新聞為最常轉寄的新聞,尤其讀者更常把意見專欄作為關係生活的諮詢。由於整個經濟情勢的轉變,許多質報近年也改變編輯政策──將以大眾讀者為主的內容,改為重視上層讀者的需求。
   以《紐約時報》為例,該報發現每天閱報讀者下降,但是周日報不跌反升,而且周日讀者的所得更高。因此,該報改以高水得女性為對象,提供高水準的娛樂新聞或是為居住紐約近郊高水準居民,以醫藥健康新聞為報導主力,提供全彩周日報;另外,「財經商業新聞」更是以管理階層和更高層主管為對象。
   所以,即使《紐約時報》銷售數量不及《今日美國》報的逾200萬份,但是廣告單價卻比《今日美國》高出20%。
   英國雖然小報占市場主要銷量,成為量報的代表,市場上仍有5份品質優良的質報,其中銷售第1的質報是《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這份創立於1855年的報紙,目前發行量90萬份,勝過第2名發行65萬份的《泰晤士報》,被認為是自由派的報紙。
   《每日電訊報》以精緻的英國本國新聞、體育和財經新聞著稱,連同它的網站都是英國最常點閱的網路報紙。《每日電訊報》政治立場主要傾向保守黨,但是不走煽色腥的新聞訴求,和另一份質報《衛報》以獨立立場,在質報市場各領風騷。
   英國幅員不如美國,加上英倫3島交通方便,所以發行的都以全國報為主,和臺灣報業市場的樣貌比較接近。英國報紙市場和美國、臺灣一樣,近年都面臨報份持續下跌,每年下跌率平均約4.7%。英國多數報紙以縮小版面來因應,目前縮小版面確實帶來一些新報份,稍微減慢下跌速度。

 質報和量報競爭的迷思
   新聞追求高品質的目標,近年面臨很多質疑,批評之一是:讀者現在不要看「好新聞」(Good news),或「好新聞業不是好生意」(Good journalism is not good business),許多新聞工作者想的是,唯有軟性新聞才能帶來讀者或好的收視率,其實不然。
   為了打破這種迷思,美國兩位學者Todd L. Belt和Marion R. Just連續抽樣5年的美國全國各地的報紙和電視新聞,然後請讀者評價究竟是質報還是小報新聞略勝一籌?結果發現,讀者還是選擇有實質內容的質報新聞。
   另外,就選舉新聞而言,讀者並不愛看賽馬式的競選過程報導,也不喜歡看競選策略的新聞,這項研究結果打破許多新聞工作者的刻板印象。
   另一項實驗也探討近年風行的「使用者導向」新聞,是不是真的吸引讀者?或者這類新聞的可信度如何?
   美國另外兩位學者Garrett和Lampe的研究發現,有些新聞網站讓讀者決定自己喜歡看的新聞,反而減少新聞可信度;因為讀者耽心自己選擇時帶著偏見,並非公正的挑選新聞,也害怕選新聞的偏狹或誤導。
   因此,新聞的品質和新聞可信度,仍是讀者信賴報紙的核心價值,尤其仍然注重質報的公信力、權威感和為讀者精心挑選的新聞,質報的穩固地位不易撼動。

 量報的變化和特色
   和「質報」相對的名詞是「量報」,在臺灣,《蘋果》即屬這種。但是,量報也可以分成好幾種類型,如美國銷售第一、水準較高、注重運動、娛樂為主的代表性報紙──《今日美國》報。
   《今日美國》報為全國發行的報紙,看準美國人通勤旅行頻繁的生活型態,以旅館、各大都會交通樞紐所在,以及生意人、年輕人、旅行者為主要目標讀者。該報新聞較為軟性,以彩色、大型圖表和大照片編排方式新穎著稱,也重視感性及與民生切身相關的公共事務報導。這種報紙可說是大眾化報紙,而不能視為類似《蘋果日報》或英國《太陽報》的「小報」。
   真正被歸類為超市小報(The supermarket tabloid press)的報紙,主要的訴求是性、暴力和娛樂新聞,並以圖文整合的編輯手法呈現消費、八卦新聞,人情趣味和聳動話題,醜聞、娛樂則是賣點,吸引大量年輕閱報人口,也席捲大量廣告。
   對於小報的批評很多,不在此一一贅述,最主要的看法認為報紙沒有公共議題的焦點,忽略重要政治議題的存在,更沒有道德防線。僅管批判聲浪四起,然而它在報紙市場仍然贏得銷售量,這點和各國的新聞專業理念及媒體市場結構有關。
   在美國,無論新聞專業工作者和社會大眾,對小報的看法很兩極,部分工作者和社會大眾鄙視這種煽情、侵入私領域和醜聞為主的報導手法,小報和質報的壁壘分明,讀者喜好也很分明。
   兩種報紙的讀者──追求品質或傾向低俗,分屬不同讀者市場。但是在英國,能在銷量第一的小報──《太陽報》上,撰寫八卦醜聞專欄,被認為是另一種意見專欄,專欄作家仍有其社會名聲,只是兩者專業領域不同,但仍算是一種專業。
   此外,英國讀者認為專欄本來就是意見為主,事實不重要;如果文筆好,也可以發揮社會影響力,新聞事實的問題由法律認定即可。

 新世代讀者群如何看新聞
   在量報的廣告與發行雙重夾擊下,臺灣雖然沒有發展出像《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之類,以國內和國際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變化為主的質報,但是,從分眾閱讀品味提升的角度來看,年輕族群閱聽眾不以看量報為滿足,質報或許是一股制衡的力量;但問題是,臺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質報?如何辦質報才能在艱困的媒體環境中存活?
   新聞如今呈現分殊化的現象,報紙可以大致分為線上新聞和紙本新聞。全世界各國報紙都飽受閱報率下跌的衝擊,除了陸續瘦身裁員外,另外就是平面部門和網路部門的整併,這種作法已是報紙存活勢在必行的措施。
   自2000年以來,美國另一份質報《華盛頓郵報》的發行量從80萬份滑落到目前的673,000份,員工從900餘人減為目前的700人左右,盈餘也是一路下降,今年第1季收入2億6,100萬美元,盈餘才1,200萬美元。「華郵公司」的股票從2004年的高點慘跌42%。
   但《華郵》仍是美國第7大報,其新聞網站點閱率每月更多達900萬人次,在美國各新聞網站中高居第3,然而《華郵》和所有其他報紙一樣,並不能將網站的點閱次數轉化為實質收入,以彌補報份下滑以及廣告收入減少的損失。
   《紐約時報》副總編輯Jill Abramson預測,雖然報紙在走下坡,但短期內不會消失,而且報紙品牌對報紙存續下去非常重要。她認為,不管報紙市場如何變化,永遠有質報存在的空間和需要。儘管大家都對《紐約時報》有所批評,但Jill Abramson認為這種批評正顯示社會對質報的需要,以及出於對質報的期望比一般報紙要高所致。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年輕的一代只想看免費新聞,而經營者的態度也是給讀者想看的新聞,而不是讀者需要的新聞。但是,在一個多媒體環境中,特別是年輕讀者的媒體選擇行為和動機,比想像的要複雜許多。
   過去對於年輕讀者選擇資訊的想法分為兩種:一為理性選擇模式;一為不確定(或想到什麼就選什麼)模式。美聯社最近提出對18至24歲的年輕讀者群的研究發現,認為在一個新的數位市場中,年輕世代讀者會有更具創意的思考和新聞選擇。
   這項研究在英國進行,以人類學研究方法探尋人類閱讀新聞的深層結構,結果發現,年輕人提到運動和娛樂是和他們生活最貼近的新聞類型。新電影上映、體育競賽的開始、過程到結束,都能讓他們學到許多生活問題的解決方式;但是對於政治新聞,他們認為這是特殊類型的新聞,感受反而不強烈。
   部分讀者提到,他們是「啟蒙新聞」的消費者。對於新聞的觀感,有人提到,「新聞很膚淺」、「新聞只是看表面」,這些年輕人提到,新聞要能幫助他們、要符合他們的生活需要。
   他們認為,新聞最好像社會流通的貨幣(social currency),能夠幫他們連結親朋好友,爬到更高的社會階層。但是他們也提到他們普遍具有一種不想看新聞的「新聞倦怠感」(news fatigue)。

 結 語
   上述研究發現雖然談的是英國當下年輕人的想法,和臺灣不盡相同;但是所提出的觀察、和對報紙未來經營方向的建議,似乎回到了質報的核心價值。
   首先,年輕世代仍然追求創新知識的啟蒙,表示他們有新聞或資訊需求,然而重點是:要如何提供他們有深度、推陳出新、又具啟發價值的新聞。其次,他們對新聞的倦怠感,提醒辦報者在資訊供給上的不過度。
   第三、有關「社會貨幣」的概念,顯示新一代讀者重視新科技,特別是網際網路和全球化後、帶來人際關係連結及互動的新要求;讀者渴望和想像的社群分享所見所聞,也想透過新聞和他人分享觀念、意見、經驗和新知。
   未來新聞如何透過新科技形式,變成一種加值的資源,滿足新世代年輕人對於及時、連結、互動、參與式的新聞消費需求,很多值得深入思考;上述討論,也可作為面臨重大挑戰的報紙經營者,思考自己定位、讀者和市場及追求收益的新依據。

參考文獻
Associated Press《A new model for news》取自http://www.ap.org/newmodel.pdf
Belt, T. L. & Just, M. R.《The Local News Story》:Is Quality a Choic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p, 25(2二), 194~215。
Garrett, R. K.一 & Lampe, C.(2007)Credibility.com:Politically Motivated Bias in Online News Quality Rating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Paper.

↑TOP回目錄頁

Copyright © 2008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