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信箱 行政院新聞局
編輯例言
目錄
使用說明
版權說明
 
專 題
論 述

人力緊縮與在職訓練對報業
長期發展的潛在影響

 

 

林照真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

  近幾年有關報紙產業的發展一直聽不到好消息。2006年一年內,臺灣甚至高達6家報紙停刊,其中包含歷史悠久的《民生報》與《中央日報》。近期的情況似乎持續惡化,臺灣傳統兩大報之一的《中國時報》更在報社人數已經銳減到1,200人時,公開喊出將裁員600人,以求企業的生存。
   儘管我們都明白現在已經不是報紙的世代,但還是無法掩飾強烈落差所帶來的失落感。報紙新聞被認為是許多世代共同的生活記憶,在政治快速轉型的臺灣社會,報紙更是深獲民眾關注。
   許多人都有讀報的習慣,甚至不少人在過去會每天同時讀2份報紙;在《自立晚報》、《中時晚報》尚未停刊前的晚報競爭時代(如今僅存《聯合晚報》),讀者更常是早報搭配晚報閱讀。
   由於報紙產業發達,對新聞記者的工作產生很大的啟蒙作用,也連帶影響了新聞記者的工作技能。記者被要求要客觀中立、不帶情緒地去採訪、寫作、與進行深度思考。但在報紙產業式微、市場出現惡性競爭後,扮演資訊傳遞最基本功能的記者角色,便首先受到衝擊。

 到底誰是新聞記者?
   2007年時,曾有44個國家的新聞記者與教育者,在新加坡共同討論「誰是新聞記者?」的主題。大家見解或有不同,但多半認為,新聞記者的典範正在消逝中;特別是網路興起,若干具有質感的部落格已相當程度改變傳統新聞運作的流程。在這種情形下,「新聞記者」的定義要重新制訂,不再僅限受僱於特定媒體的工作者,一個更廣義、更鬆散的新聞記者定義,正在擴大蔓延中……。
   臺灣許多討論其實亦與此有關。公民新聞學觀念的提出,讓新聞製作不再侷限於專職的新聞工作者,非主流媒體、部落格、BBS均扮演資訊傳輸的重要功能。年輕人更早已宣稱他們不再看報,傳統以平面媒體為核心所建立出來的新聞記者圖像,似乎正在消失中。
   儘管有許多因素不斷衝擊報紙記者的角色,但當討論到媒體公共領域時,報紙依舊是想像的原型,報紙記者依然是新聞同業的方向領航者。因而,報紙記者呈現的專業形象不但關係著媒體公共領域的信念,亦攸關國內的民主政治。
   古典新聞學的種種理想型理念,都是發源於報紙,社會大眾對報紙記者的專業要求更甚於其他媒體。由於報紙功能的發揮,使得民主社會的資訊得以傳遞,也造就報紙作為公共領域的社會期待。然而,臺灣報業在市場規模過小、競爭者過多的情況下,2007年依然持續一場近身肉搏的苦戰。

 多項因素迫使報社進行人力裁減
   由於全球原物價格不斷飆漲,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導致紙張價格持續上揚,使得報社經營成本大增。就個別媒體經營成本而論,報紙的紙張耗材幾乎就占了成本的33%,目前紙張等原物料仍然處於上漲趨勢(相較下,電視的耗材成本只占所有成本的10%,受原物料成本的影響較小)。成本負擔沈重也就罷了,廣告市場持續萎縮,造成報紙每年的廣告營收持續下跌;再加上電視等其他媒體大幅分食各項廣告資源,使得報紙經營難見起色。
   最近幾年,報紙已近黃昏的感覺並沒有改變,許多報紙若不是被迫宣布停刊,就是開始逐年裁員,以減輕沈重的財務負擔。臺灣發刊較晚的《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問題較小,但若是《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傳統大報,每年幾乎都陷入高達5、6億元的虧損狀態。
   早期報業獨占時代遺留下來的沈重人事包袱,也同時在市場競爭惡劣的灘頭上,發生最嚴重的效應。由於成本不堪負荷,《中時》、《聯合》兩個傳統大報頻頻精減人事。
   傳統大報連著幾年的「優離優退」,新聞各部門人數均遭到縮減。報社幾乎每年都有固定「配額」,進行定期的「勸退」行動。以《中時》為例,輝煌時期超過4,000人的報社規模,到了現今僅剩1,200人,不料後續又祭出裁員600人的主張。報社規模緊縮自然影響新聞記者的數量與品質,即使這些報社意識到人力老化必須汰換的問題,但招考新人的機會仍屬少數。

 不足人力衝擊新聞編輯檯
   受到財務尚未有起色等因素影響,報社的編務與功能不斷處於緊縮狀態。雖然對部分讀者而言,報紙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然而,每天出刊的張數一直減少。由於版面縮減,報社的採訪作業立刻受到極大的衝擊。
   記者、編輯人數跟著精減,使得新聞的涵蓋面積被迫縮小。因為記者人數普遍減少,每一個記者的責任範圍拉大,就難免顧此失彼,造成新聞監督與守望能力下降。
   最明顯的情形是,線上記者必須因應高度的時間壓力,而路線記者為求不漏新聞,除了新聞流於表面外,很容易為公關、政治有心人士所操控,新聞品質的下降實在值得擔憂。
   在早期報業市場尚未出現如此眾多的競爭者時,報紙依舊享有競爭優勢,廣告商多半只有服從的份。但幾家大報的股票並未上市,財務能力無法測知,發行量的宣布亦缺乏公信力。
   儘管如此,這個階段的報紙是靠內容取得競爭優勢,有多元與精彩的內容,才能吸引更多讀者,並獲得廣告商的青睞。然而,臺灣市場規模有限,報紙商品化的特徵愈來愈明顯。為了取得商機,報紙內容以快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為第一要務。因而,有的報紙以鮮明的政治意識型態區隔市場;有的則以全球公認的煽色腥為主要競爭手法。
   在這種情形下,對於記者專業的要求便顯得模糊,甚至認為新聞的專業倫理是個包袱,於是漸漸改變了傳統記者的面貌。

 新聞記者無冕王榮耀不再
   就新聞工作的本質來看,新聞記者是最為重要的第一線。新聞工作所接觸的是大千世界,新聞記者要面對快速蛻變中的全球化世界,要為臺灣民眾掌握社會脈動,每天都會接觸到新的議題與新的採訪對象。
   報社由於以新聞內容為競爭項目,新聞防漏意識極強,因而布下廣泛的路線網絡來經營消息來源,這使得報紙必須支出相較其他媒體更高的人事成本,來協助每一名記者的成長。這種無形的教育訓練,讓記者成為不同層面的社會觀察家。這樣的記者,自然是社會的資產。
   回首臺灣的報業發展歷程,曾經出現長時間的威權控制,自然不會有人緬懷;但在政治解嚴的最初幾年間,臺灣確實曾經出現報紙的黃金時期。然而,現今在新聞商品化的趨勢下,新聞記者的工作被簡化,記者提供的稿件已呈現同質化的單一傾向,記者也不再被要求統整來自各方的多元意見,而是快速反映重要受訪者的意見即可,這使得不少記者逐漸淪為發布訊息的通訊員。
   在新聞場域的記者每天須應付大量的工作,要交出比過去更多的字數,已經無法悠遊於各項資訊場合間,對新聞的流通已形成傷害。至於古典新聞理念中,那種能夠監督政府部門的調查新聞學理念,更是可遇不可求了。
   「小報化」是另一個令人遺憾的新聞發展趨勢,當新聞記者競爭的面向不再是新聞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時,便常會看到記者挖空心思破壞新聞倫理,去做各種偷拍、跟拍等報導,這類報導甚至還能登上重要版面。
   若干重大集會遊行等場合,活動本身的意義經常刻意被忽略,反見一些報紙會為了銷售量,竟然要求記者去現場蒐尋美女帥哥作附加照片的街訪。在這種情境下,長期跑新聞的工作磨練可謂是零,甚至能不退步就已經很不錯了。
   隨著媒體「商業化」、「八卦化」現象的擴散,對記者的要求不再是昔日所言的新聞專業。加強記者的專業訓練,早已不是重要的課題,為求生存違反新聞專業之事時有所聞。
   部分報紙媒體先後成立狗仔隊,還傳出特定報紙付費購買屬於個人隱私的訊息,購買對象甚至包括「徵信社」與其他不法集團等,而如此明白違反專業操作的結果,反而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利。如果這種行為能在司法或是同行倫理規範中受到姑息,凸顯記者專業以及在職訓練的討論,將成為最大的反諷。

 新聞記者跑新聞之餘還要顧公司生存
   報紙風華不再,已極少人關注提升記者進步的在職訓練等議題。目前報社內部既有的在職訓練,雖然尚未完全中斷,但這些訓練強調報社的企業文化,多於報紙使命的專業認知;受訓記者的「員工」身分多於「專業新聞工作者」。
   部分報社即使會利用內部網站進行有關文章剖析、錯字訂正等事,社內的各式人力資源訓練已經愈來愈少。僅有的一些訓練也已因應報社生存,做了重點的轉移。
   例如:有些報社對於重要的新聞工作者,固然還會有不定期的教育訓練,結業後還可以拿到證書,但有關新聞判斷與採訪寫作等相關事務,已經不是培訓重點,取而代之的是報社上下對於報業環境的共同體認。
   過去的記者只是單純跑新聞,現在則要求記者要增加市場的嗅覺。報社主管經常提醒記者的員工身分,不能忘記「有助於賣報」是新聞選擇的參考指標;報紙經營者亦不斷說服編輯部員工,要記得「市場行銷」也是服務讀者的標準項目。
   同時,報社也要求路線記者要設法了解採訪對象手上是否配有專案預算,以便即時傳達情報給報社,廣增報社財源。一來一往間,已經弱化了報社記者的專業功能了。
   除了近幾年日益加劇的商品化趨勢外,網路的快速興起,也為傳統報紙帶來另一波極大的競爭壓力。由於網路資訊的快速更新,讓報紙的截稿時間不再有意義;互動與多媒體綜效的網頁設計,整批奪走報業的分類廣告市場;網路世代的閱讀習慣也讓他們撤出報紙讀者的陣營;隨著報紙而衍生的電子報,尚未成為報紙轉型的救贖,反而加速報紙經營的困境。換言之,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讓傳統報業面臨「人財兩失」的困境。
   或許有人會認為,就算報紙消失了也沒有什麼關係,反正網際網路已將言論自由發揮到極限,許多人在網路上自由傳輸資訊,個人電子報、部落格的流行依舊方興未艾,網路的公民意識亦逐漸增強,這些都是網路科技帶來的資訊利機。
   但是,新興的網路使用者未必受過新聞記者的專業訓練,無法取代記者的主要功能。健全的民主社會中,仍然需要專業記者有系統地蒐集資訊,進行知識整合;甚至,社會永遠需要有良知的記者去找出說謊、作弊的人。這些監督之責,依然是在媒體記者身上,無法由網路取代。

 新聞記者專業訓練不可廢
   無論如何,新聞報導還是一種具備一定專業門檻的行業,新聞記者理應訓練能更正確與客觀地報導新聞事件,並在他們專業養成教育中,學習行業內的倫理與專業規範。
   新聞記者擁有「新聞自由」的採訪特權,若干場域只有具有職業記者身分的人才能進入,非公民記者所能,因而專業記者告知與監督功能的發揮,仍是公民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環。
   既然如此,對於專業記者的訓練便不可偏廢。其中,內含報導新聞應有的能力與技術,以及對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的信念等等,都是支撐新聞記者建立自主性的重要條件。
   然而,由於報紙記者的工作較不外顯,在客觀新聞理念原則之下,讀者只看到一些「情感中立」的文字,較無法清楚掌握新聞記者究竟花了多少工夫,去完成這些報導,以致無法具體明白記者的專業性。
   隱含於其中的磨練,有的是來自報社中看不到的同儕學習,包括報社所能提供的各式成長的機會;另外,社會上也曾提供獎學金供記者在職進修,許多大學系所亦設有各式的碩士班、EMBA學制、甚至是博士班等,都可看到報業人士進入就讀。
   但最終來說,傳統報社所提供的無形訓練,對記者的養成依舊是非常重要的。這包括報社評價記者的具體標準,尤其過去要求報紙記者對於新聞須保持「全知」觀點,因而願意提供記者更多時間遊走於各種新聞場合,以真正掌握新聞真相。
   報社記者更由於文字的方便性,比廣播與電視記者更能快速傳達抽象與複雜的資訊,報紙成為最重要的「公共領域」,報紙記者發揮了最主要的影響力。也因此,才會加深各界對報紙的信任與依賴。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期待報紙記者能夠繼續提供社會更多的事實與真相,而非僅是服膺市場,教導民眾如何消費與購物而已。對報紙記者而言,眼前確實充滿了險阻,但新聞專業的堅持除了需要各界的支援與關注,更需要新聞工作者的自覺與自省。
   我們也許無法阻止報業的萎縮與消逝,短時間內也或許難以見到這個行業的全面復甦。但在相當的時間內,報紙仍將維持其特有的影響力,報紙記者仍將是記者這一行的勇敢先鋒,報紙仍然是臺灣言論自由開放的共同資產,在還未唱出報業輓歌前,實在應該好好珍惜才是。

↑TOP回目錄頁

Copyright © 2008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